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2022回顧

曾有一度覺得

到底需不需要在特定日子做特定的事,

但沒有儀式感的生活似乎更飄渺,

還是來年度回顧一下好了


今年真要說有什麼感觸,

我想到的是,

許多人總認為遠而大的目標才能追求,

但我想要說,

不要因為可能半途而廢就不去做想做的事,

否則終其一生

可能連這些微小的累積都不曾有過。


另外,HEBE的這首歌,

https://youtu.be/w96CCImdIiE

沒想到已經超過十年了,

當時社會的風氣還是多數人都不愛自己,

但現在的風氣似乎不太一樣了。

我覺得(不妨礙別人的)愛自己是滿好的事,

畢竟不是付出就一定會有結果,

何不留點心力給自己,

也少一點得不到回報的惆悵?


今年某種程度對我來說是很瘋狂的一年,

是無數個陰錯陽差、

是巧合與非巧合交錯、

是各種運氣的累加。

已經認識的、還沒認識的,有機會再見的!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電影:變種人



這部的觀影心得,也可以是我對前陣子談論到「誰是這個世代的領袖」的看法。 

以下有「變種人」和「羅根」的電影雷,大雷,請考慮觀賞後再看 ;)

.

.

.

.

.

.

.

這部電影的劇情是接續「羅根」的,當年殘存的小變種人,和最開始的X戰警--

有人成立屬於變種人的學校,專門幫助、引導這些「特別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輔導並組成團隊,的這個情況,完全不同了。

大前輩們不在了,再也沒有偉大的背影可以讓小變種人追隨,再也沒有遠遠、但令人安心的存在了,以後的小變種人、不斷出現的新的變種人,要怎麼辦?

好像也不怎麼辦...這些變種人的能力雖然異於常人的強大,但內心還是跟一般人一樣脆弱,而情節安排了他們去面對各自最害怕的事情,讓他們親自試著去克服...

或許,本來就沒有人真的強大萬能,所以也或許本來就沒有誰真正帶領得了誰,似乎,就是只能親自去經歷,再尋找屬於自己的、存在在這個世界的方式吧...。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2018回顧

因為臉書功能的關係,就覺得紀錄著每年來看一下自己的改變好像也滿有趣的,所以今年也來寫一下2018回顧吧。

今年我回台灣了,然後當了上班族。

今年我有很多觀念改變,我不再覺得過去常被視為圭臬的說法必然正確,例如一個人非得要「霸氣」、例如成功有特定「模版」(其實我覺得那類「成功學」多半是「先射箭再畫靶」,就是一個人已經成功了,其他的人 才硬找規則出來)、例如很多人對「放棄」兩字抱持絕對負面的態度。其實我覺得只要找得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就都是好的。

後來我覺得,「試著去做些什麼」比抱持的念頭是悲觀還是樂觀重要;如果只是一味樂觀而不面對事實做出行動,那事情不會有任何改變;而如果行動上有所規劃跟執行,那即使嘴上是悲觀的,行動本身還是會推動事情往好的方向轉的。

其實我今年的好運是在「放棄」後展開的。我放棄了我原本最有興趣的事,選擇了我相對擅長的事。然後老天就把好運塞給我了:我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當作生活支撐,而我的興趣還是可以發揮,在工作之餘。我後來覺得,其實如果有評估過損益、有備案的話,「放棄」不是那麼毒的。

我到現在還是對所謂運氣啊、老天爺半信著,而我覺得那是老天跟個人的事,我只當作是個人信仰自由,沒想要說服誰,也沒想被誰說服就是了。而我的好運大多是在「先(依自己能力)有所付出或捨棄後」才得到的,老天似乎從來不會主動一直給。

我近來還有一個轉變是,從「跟著別人立目標」變成「評估自己的特質跟會的事情為軸心,再向外發展『適合自己』的路」。或者可以說是,變得多去「了解自己」,會更懂得怎麼發揮吧。明年預計有兩張證照要考、至少一個合作要進行、一個比賽要參與;今年很高興參與了一個團隊,然後明年又增加一個新的,希望一切順利,也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做自己能做的,其他就順其自然吧~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網誌名稱「13號星期五」的由來

當初開這個網誌的時候
想說找個跟自己有關的事物來命名
於是就用了「13號」,因為是我生日,
然後想說再加個跟13有關的東西,
我就想到13號星期五...
有一種惡魔的感覺(?) #中二貌

是說
我的確隔幾年就會過13號星期五的生日就是了ww

再來認真說一下感想

今年生日...
我覺得心境上變得沈靜許多
倒也不是歲月磨成了消極
而是不再編織過於虛華的想像
生活裡的每一步也變得更謹慎

還有
我以前其實從沒認真想過會來大台北工作或居住
可是一回頭 我就已經在這裡待上一陣子了

另外
其實我曾一度想找「有興趣」的工作
因為整個社會都在這麼倡導
但我後來...其實不太確定這樣到底好不好
包括對產業而言。

我是指,
因為要進入一個新的產業,
即使我有興趣,
但要從頭開始,
是不是有點打壞一個行業的水準?
我是指,
在同一個時間點我明明有更擅長也不討厭的事,
卻去做相對不擅長的事,真的好嗎?

興趣或許是個參考點,
但到底重要到什麼地步?

當然每個人考量因素的比重不同,
我只是說,我自己是這麼想的。

這樣的想法,大概是希望
「站在社會上相對『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吧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台灣用字 vs 他處用字對照


正在整理台譯跟他處用字對照,
大部分是翻譯的用字差異,
也歡迎留言補充~

先說一下,我目前自己在翻譯的用字,
是以台灣傳統媒體或台灣較常見的用法,
總之是可以查得到的用字為主,
而不是直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翻

台灣中譯他處中譯
一次用/拋棄式/免洗一次性
影片/短片視頻
資料數據
等級檔次
塑膠塑料
水準水平
普丁普京/普亭
川普特朗普
最佳化優化
汽水軟性飲料
外掛插件
筆電記事本/上網本
網咖網吧
飯店/旅館酒店
合約合同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夢想與現實之間

小時候被教導的,是要對人生懷抱希望;
後來長大了一點,來到青少年,
漸漸學會生活是現實、充滿曲折的;

但這麼哀傷了好一陣子,我又覺得,
不行啊,總是愁雲慘霧的,不衰的也得衰了。

如果不說運氣、要更理性點分析,
大概是因為人如果總是抱持著負面情緒,
內心的動力就會低落,做事會更不著力,
自然也會引來更多負面影響,甚至包括人際。

所以再後來,我又重新拾起熱血的心,
整天衝啊衝的燃燒熱情,
不小心熄滅了就再聽熱血的歌、
看勵志的書、
看大無畏的漫畫電影。

但或許是過度燃燒、一方面也是時代在變,
這樣的熾熱,換了一批人來嘲笑──
年紀輕時是大人們嗤之以鼻,
年紀長後換成更年輕一輩嫌這樣太中二不切實際。

那時我曾引用說: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我那時以為我已經走到最終的體會了,
才發現腦袋所想的比實際做得還多太多,
那樣空泛的夢想,僅僅帶來無法實現的失望。

想到這裡,所以我該就此覺得,
夢想無用、不該存在嗎?

不,我還是不這麼認為。

一方面是因為,
即使認清了現實的血淋淋、
覺得現實是可怕的,
生活也不會因為這份懼怕而有所改變啊。
悲痛是一天、懷抱希望也是一天,
那為什麼不選擇讓自己好過點的方式呢?

我想重點不在於「不該抱持夢想」,
夢想還是可以懷抱,
但我想關鍵在於,在夢想與現實之間,
有多少是自己能夠「實踐」的,
以及是不是能在「顧好現實為前提下」,
先專注完成「自己能夠完成的事」,
但仍記得那個夢,
即使最後不見得是心目中完美的樣貌,
仍逐步向前,不管要花多少年?
甚至是不見得會實現,
至少曾經為了它用力奔跑過,
也算是不枉此生啊。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讀書心得: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就我的理解,所謂「水果」是指我們能享受的成果,而時代背景讓我們能享受的「果」,已經將盡,所以我們得趕快想辦法,例如轉型。我這篇心得會大致分成整體心得跟細節兩大部分。

一開始知道這本書的時候,是看了本書作者撰文引用書中的其中一篇文章「別亂鼓勵大膽走出去」。因為我自己的經歷跟這篇算是有些呼應,所以好奇買了書來看。原本以為內容是批判年輕人,但看完後,發現主要是對社會整體的反思,是對社會殷殷期盼,委婉而鏗鏘。

這本書提到了許多面向,除了我平常關心議題所觸及的程度,這本書也補充了我未曾思考的角度,例如早些世代的背景。我覺得這正是我喜歡看這類書或文章的地方,那像是,可能每個人能瞭解的事情、甚至思想,還是會深受同一個世代影響,但只要將訊息的網灑出來、盡力客觀呈現,就是一種思想的傳承──雖然會經歷碰撞跟磨合,但終究是傳遞下去了。這讓我想到,在漫畫「棋靈王」裡,主角進籐光說了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我稍微改了一下符合我自身心境:「我在這裡,是為了將過去和未來連接在一起,不管會不會失敗。」

我想尤其在網路社群的時代、雖然將來這種互動模式也可能會消失,但總之,至少現在,就算不是出書,我喜歡看每個人想表達什麼就在自己的地方盡情表達,不用擔心欣賞的人多或少,因為當聲音變得多元,也會影響他人的思考趨於多元,或許總有氣味相投的人會停下腳步,我甚至覺得,知心的,一個就夠了。那都是一種傳遞啊。

再來談本書細節的部分。

關於國際觀。對於常有媒體指稱「年輕人沒有國際觀」,我想如果我此時閃躲著說「我XX歲了,不是年輕人了阿」、或者7pupu的說「你才沒國際觀、你全家都沒國際觀」又顯得太不負責任、連可能是事實的指責都無法承受;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有國際觀,畢竟出國並不自動代表擁有國際觀,但我能做的就是盡力瞭解國外的事實,進而從中汲取優點來學習、而對壞的部分自省。至於我真正在執行的、更實質明確的做法,就是參與編譯外媒,提供給台灣人。當然這是很小規模的事,但總歸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實踐。

至於書中提到科技對工作機會的影響,在教學這部分,我想提供我在澳洲唸書的情況作參考:在澳洲,科技對教學而言比較像是一種「輔助工具」,而非取代教師。我們會錄製每堂上課的影片上載到學生系統,給選修這堂課的同學觀看,這能讓病假或有事無法到場的同學在事後也能聽講,有哪裡沒聽清楚的同學也可以再多聽幾遍;甚至如果教室空間不足,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讓更多學生有機會聽課,即使效果略遜現場聽講,至少能「聽到」。我們考試也會有線上系統可以即時考試、揭曉答案。甚至課業討論互動,教授也會用通訊軟體回覆大家問題(不是隨時回覆,而是約定一個時間,請學生事先準備好問題,再一起發問),不一定要在教室。但這些方式,都是「增加」教授的教學工具,是讓教授有更多方式可以選擇。我們還是有很傳統的手寫考卷、有板書、還有幻燈機──如果不擅長電腦的教授可以書寫或畫在紙上,然後再投影放大到台上,這是結合過去與現在,而不是取代。

再談數位化對台灣教學的影響。如果教學數位化減少了部分教學工作,我個人覺得對台灣的教學而言是好的,即使減少工作會多出時間,但畢竟原本教授們的工作量就太多,這不失為稍稍喘息的契機;又或者,教師也能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改善教學方式,或者更新知識,這對「教育」這件事是有益的,所以我個人對於數位化在教學上的改變是樂觀其成。

而科技若要應用得當而不打擊就業,我目前所想到的,讓科技往比較缺人力的方向發展,例如長照,或許也是個方向?因為長照長期以來欠缺人力,如果能設計出功能簡單的機器做輔助,或許也能讓長照不需要太多人力?例如行動、如廁盥洗等原本需要依賴人力的事,如果能有對應功能的機器甚至只是工具,或許就能讓照護更容易,無論是照顧者能更輕鬆、甚至是設計得夠簡便讓長者能自行使用,增加「自理」的可能。而「能夠自理」也能讓人活得更有自尊。

總之,看完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文字與自我內心的「互動」,而非只是「接受」。而我一直都很喜歡這樣「靜態的互動」。最後我想引用書裡這段話:「了解中國雖然重要,年輕人卻不該把心思放在兩岸競爭力。年輕人應該認清:根本沒有所謂的兩岸競爭力。真正的競爭力只有一種,就是全球競爭力。」我想,台灣人無論在哪、在海內或海外,只要心中有台灣,那麼表現出來的言行,自然會圍繞著台灣。這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2022回顧

曾有一度覺得 到底需不需要在特定日子做特定的事, 但沒有儀式感的生活似乎更飄渺, 還是來年度回顧一下好了 今年真要說有什麼感觸, 我想到的是, 許多人總認為遠而大的目標才能追求, 但我想要說, 不要因為可能半途而廢就不去做想做的事, 否則終其一生 可能連這些微小的累積都不曾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