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塑膠吸管、塑膠袋和免洗餐具限令

最近在討論的「禁用」塑膠吸管和塑膠袋,
首先,我個人的立場是「不反對」塑膠限令,
重點是看「怎麼訂」,
當然也不會覺得別人有意見就很該死。
甚至我覺得,如果有提出比較明確的意見,
像是參考日本使用環保材質,
我覺得都是讓社會知道該往哪發展的好聲音。

另外,我對塑膠使用的觀念是,
重點在「個人能力所及、且不強迫下」
「減少」使用,
但我並不認為「只要是塑膠都不能用」,
算是「能做多少算多少」的概念。

至於政府的政策到底該怎麼制訂、
甚至該不該強硬限制,
說實話,我個人覺得還是要有一定限制。
我個人認為的主要原因是:
1. 台灣地狹人稠,
扣掉居住地,而且要避開山跟地震帶,
再讓工廠對人、農田、
環境的污染減到最低而另外設置,
還剩下多少地方能設置掩埋場?
又能容得下多少垃圾?
2. 社會風氣。
這個社會還是處於
「需要人家強迫才願意做」的狀態,
如果政府不強制規定,
想想看,會有多少人自主減塑?
如果大家都是主動的人,
我覺得確實不見得需要明文規定。
-
再回到新聞討論。

最近在討論的「禁用」塑膠吸管和塑膠袋,
我看了一下反對意見,
大部分是因為「不方便」;

我看了一下新聞,
目前塑膠吸管的部分,禁止的是「內用」,
也就是,這是店家要煩惱的事,
店家可能要準備其他材質的吸管,
然後店員還要多個清洗的步驟,
但客人還是有吸管可用,
只是拿到的不再是以往拋棄式的吸管。
而且這都不影響外帶,
也就是一般人可能最容易覺得麻煩的外帶。

另外就是塑膠袋的限令,
至於這項規定,
也不是就「不能」用塑膠袋了,
只是要「付錢加購」,
所以如果只是基於方便性,
花錢還是可以買得到方便;
如果想響應環保的人,
就可以花錢買個可以重複使用的袋子,
如果不想花錢、或少花一點,
可以自己做、或用原本有的袋子、
或把塑膠袋多用幾次再丟。

至於下一階段限制外帶塑膠吸管,
也是變成「要收費」,
而且是7年後的2025年才實施,
至於全面禁止則是在2030年
大家還有很多年的時間可以培養習慣,
廠商也有時間發展技術,
無論是可再利用或拋棄式器具的技術。
例如台灣的石頭紙
只是拋棄式的環保材質,
未來在法令上或許也要稍微修正可以寬限?
也就是,或許政府可以考慮
禁令是禁止「較高污染」的拋棄式塑膠材質;
但未來如果有「較低污染」的拋棄式材質,
就不在限制內?

其實,我覺得時程訂出來,
也算是半強迫廠商去發展新材質新技術吧。

不過,對於攤販是否要列入限塑範圍,
我個人是認為可以放寬。
因為我目前看來,政策是針對店面,
似乎不涉及攤販?(有誤請不吝指正)
我個人是覺得
不需要「所有的」賣家都不能使用,
尤其夜市如果要用一般餐具會有衛生問題,
夜市攤販應該還是可以使用免洗餐具。

另外,如果民眾基於自身的環保意識,
自己想準備環保吸管,
可能是玻璃或者不銹鋼材質,
有文章說,
玻璃或不銹鋼的製造過程可能更不環保,
但那是基於「相同數量下」的比較,
問題是,環保吸管的意義,
就是一支吸管重複使用、可以用很久,
所以如果是很常買飲料的人,
可能一年一支環保吸管
就可以抵幾百支拋棄式的塑膠吸管,
這樣相比之下,真的不環保嗎?

最後就是,
我覺得台灣在回收這端
有個可以增進效率的方向,
就是如果這些可回收的器皿製造商,
在製造容器時能讓「格式」更「一致」
(像鋁罐就多數是同樣大小),
也可以讓回收變得更容易,
無論是對民眾或者回收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2回顧

曾有一度覺得 到底需不需要在特定日子做特定的事, 但沒有儀式感的生活似乎更飄渺, 還是來年度回顧一下好了 今年真要說有什麼感觸, 我想到的是, 許多人總認為遠而大的目標才能追求, 但我想要說, 不要因為可能半途而廢就不去做想做的事, 否則終其一生 可能連這些微小的累積都不曾有過。...